在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蓬勃发展的当下,芯片性能与功耗的平衡、功能的多样性与适配性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国内领先的视频监控芯片企业星宸科技(SZ301536)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与深耕,在与行业头部客户、开发者深入交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与开发痛点后,重磅推出普及型算力AIOT 芯片 ——9383CM。这款芯片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堪称 “一切都刚刚好”,完美契合了 AIOT 市场的多样需求。
一、CPU 性能与功耗:绝佳平衡,适配多元场景
9383CM 搭载 CORTEX-A35 四核处理器,无论是复杂的数据处理还是多任务运行,都能轻松应对。在保障性能的同时,该芯片在功耗控制上也表现卓越。即使在整颗芯片满负荷运行状态下,芯片整体功耗低于 1.3W,这样出色的功耗表现,使得芯片运行时足够冷静。在便携设备、电池供电的 AIOT 市场中,无需额外设计复杂的散热措施,不仅降低了设备开发成本,更为电池应用场景提供了可靠保障,延长了设备的续航时间,真正实现了性能与功耗的最佳平衡。与上一代机器人产品芯片SSU9383相比:
坐标单位:温升( x10摄氏度),功耗(1W)
二、RISCV 协处理器:强化控制,保障经济与安全
考虑到机器人、AIOT 市场中存在大量对实时性要求高、安全敏感的外设控制需求,9383CM 集成了一颗 RISCV 协处理器。该协处理器可单独运行 RTOS 系统,专门负责控制芯片上各类外设接口。值得一提的是,它与 cortex-A35 共享相同的物理内存和存储器件,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了方案的经济性,可以让客户根据使用需求在实时性RTOS系统和易于开发维护Linux下自由配置,还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其安全性已经通过IEC 60335-1 ClassB认证并获取相关证书。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任务可由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各司其职,高效协同,保障了整个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
三、NPU:普及型算力,赋能 AI 应用
星宸科技自研的 NPU 是 9383CM 的一大亮点。具备1T 算力,支持 int4/8/16 及混合整形等丰富的数据格式,能够为端侧轻 AI 应用加速提供有力支持。无论是视频分析、图像识别,还是音频处理等 AI 应用场景,9383CM 的 NPU 都能精准适配,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这使得开发者能够基于该芯片轻松实现各类轻智能化应用与成本均衡,不多也不少加速 AI 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落地与普及。
四、内存与存储:灵活多样,满足不同需求
在内存及存储方面,9383CM 展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它支持 DDR3/DDR4 等多种频率的 DDR,特别适用于手持设备、远端机械臂等对体积要求严苛的极小体积场景,为设备的小型化设计提供了可能。在存储方面,芯片支持 NOR/NANDFLASH,同时兼容EMMC和 SDIO2.0,提供丰富的存储接口选择,满足了不同数据存储和传输的需求,方便开发者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配置。
五、视频输入与外设接口:丰富全面,拓展应用边界
9383CM 的视频输入接口支持 MIPI 2Lane 接入或者两路 1lane 接入,为视频数据的输入提供了高效稳定的通道,适用于多种视频采集设备。而其种类丰富、通道众多的外设接口也是芯片一大特点:
• MIPI RX:2lane×1 / 1lane×2
• UART:×7
• FUART:×4
• I2C master:×6
• SPI master:mspi×2 / pspi×2
• SPI slave:pspi×2
• PWM OUT:×20
• PWM IN:×12
• SARADC(10bit):×5
• SARADC(12bit):×24
这些接口几乎涵盖了物联网设备开发中可能用到的所有需求,为开发者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能够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功能,进一步拓展了芯片的应用边界。
综上所述,星宸科技新发布的 9383CM 系列芯片在性能、功耗、功能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其恰到好处的设计与配置,完美契合了 AIOT 市场的需求,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极具性价比和实用性的芯片解决方案。无论是在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还是工业自动化等领域,9383CM 都有望发挥重要作用,为AIOT 行业带来一款极致性价比得芯片解决方案。
六、端 / 云协同机器人核心应用场景
近两年由于大模型迅猛发展,陪伴机器人市场也快速兴起,SSU9383CM从芯片层面提供对陪伴机器人各种功能应用提供极致性价比方案:
应用领域 | 场景特点 | 核心需求 |
家庭情感陪伴 | 面向老人、儿童的日常陪伴,如聊天、讲故事、健康监测、情感互动。 | - 实时响应(低延迟) |
教育陪伴机器人 | 辅助儿童学习(如英语对话、图文讲解)、互动游戏、行为引导。 | - 多模态交互(语音 / 视觉 / 动作) |
服务型陪伴机器人 | 家庭安防(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控制(灯光 / 家电联动)、简单自主行动(如自动充电)。 | - 传感器融合(距离 / 姿态检测) |
6.1、SSU9383CM 芯片对端 / 云协同方案的核心支持
(一)多核异构架构:平衡性能与隐私需求
● 架构设计:4 核 CA35+(Linux 系统通用计算)+1 核 RISCV(实时控制),形成 “通用处理 + 实时硬件控制” 的多核异构方案。
● 端侧 AI 前置处理:
本地IPU支持语音转文字(TTS)/文字转语音(ASR)、支持面部识别/人形追踪/图像分类等多种AI推理功能,响应延迟<50 毫秒,提升交互实时性。
对敏感数据(如家庭环境视频、用户语音)进行本地脱敏处理,仅向云端传输抽象化特征(如 “用户请求播放故事” 而非原始音频),降低隐私泄露风险。
● 云端资源优化:前置处理减少云端服务器计算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如减少带宽占用、服务器算力需求)。
(二)丰富外设接口:拓展实体交互可能性
接口类型 | 支持功能 | 应用案例 |
运动控制接口(PWM/ADC) | 控制机械臂关节、轮子驱动,实时监测电机状态(如转速、扭矩),实现精准移动避障。 | 机器人可以通过PWM驱动机械臂,并通过ADC检测机械臂状态、力度 |
传感器接口(I2C/SPI/UART) | 外接陀螺仪(姿态检测)、激光雷达(环境建模)、压力传感器(触摸反馈),构建多模态感知能力。 | 机器人通过雷达扫描房间,规划移动路径,避免碰撞家具;触摸传感器识别用户抚摸动作,触发互动反应。 |
(三)硬件与软件生态优势
● 开发灵活性:Linux 系统支持各类开源软件开发调试,便于客户开发扩展应用及自定义算法(如特定场景的语音模型);Risc-V 内核确保硬件控制的实时性(如电机响应延迟<10 毫秒)、安全性。
● 成本优化:端侧承担基础 AI 推理任务,减少对高算力云端服务器的依赖,降低系统整理运营成本(例如:云端服务器按token收费)。
6.2、端 / 云协同方案与 SSU9383CM 结合的典型场景示例
1. 儿童教育陪伴机器人
● 端侧处理:通过 SSU9383CM 的面部识别算法,实时检测识别儿童面部,检测注意力、调整摄像头角度;手势识别支持儿童通过手势翻页、选择课程。
● 云端协同:当需要调用百科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时,向云端请求数据,本地渲染后通过屏幕和语音反馈,减少网络延迟对交互的影响。
2. 养老陪伴机器人
■ 端侧功能:通过 PWM 接口控制机械臂为老人递送物品,ADC 实时监测机械臂力度;I2C 外接心率传感器,本地分析健康数据,异常时仅向云端发送预警信号(非原始数据)。
■ 隐私保护:对话内容本地关键词提取(如 “药”“不舒服”),生成摘要后上传云端,避免完整语音数据泄露。
6.3 SSU9383CM 在陪伴机器人应用中的核心价值
● 性能平衡:通过 “端侧轻量化推理 + 云端深度计算”,在保证实时交互的同时,享受大模型的智能升级,避免纯云端方案的延迟问题(端侧预处理后,传输数据减少,云端响应延迟降低)。
● 成本优化:端侧承担AI推理基础任务,云端token调用量减少,可以极大的优化企业运营成本。
● 隐私增强:敏感数据本地脱敏(如语音转文本后再传输),仅向云端传输抽象化后数据,满足各国对隐私监管等法规要求,解决大模型应用的合规痛点。